- 2025年08月01日
- 星期五

航母(资料图)冷战时期,苏联航空工业曾缔造无数传奇。米格系列战机翱翔于柏林上空,苏 – 27 以 “眼镜蛇机动” 震撼全球航展,其技术输出覆盖半个地球。如今俄乌冲突中,俄军苏 – 35S 战机被乌军防空系统击落的画面频繁出现。苏霍伊设计局 2021 年高调亮相的苏 – 75 “将军” 隐身战机,原计划 2023 年首飞,至今仍停留在原型机静态展示阶段。

泰柬冲突(资料图)停火协议墨迹未干,泰国陆军随即发表声明。声明称柬埔寨军队在达曼峰区域使用迫击炮发动突袭,造成 3 名泰国士兵受伤。泰国军方已向柬方递交照会,要求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。柬国防部发言人则回应称,泰方指控 “毫无根据”,实际是泰国边境部队率先越界架设铁丝网。

据央视新闻报道,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访问澳大利亚达尔文港期间,英国国防大臣约翰·希利扬言“一旦台海有事,英国准备好作战”,还不忘将澳大利亚也拉下水,表示英澳将“并肩作战”。然而,这种所谓的“强硬”,并不能掩饰英国海军“有心无力”的事实。

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这场战争无疑成为近几十年来规模最大、伤亡最惨重的战争之一。俄乌双方的战报数据显示,日均伤亡人数都达到了四位数,这样的消耗速度令人瞩目。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无人机等高科技武器不断升级的背景下。

就在冲突发生之前,伊朗曾高调自信地吹嘘其国产“巴瓦尔-373”防空系统,声称该系统的性能甚至能够超越俄罗斯的S-400。然而,事实很快给了德黑兰一记响亮的耳光。在与以色列的冲突中,伊朗的防空网络被成功突破,核专家和高官纷纷遭到精准打击,核设施也未能幸免。由此可见,防空武器在战场上的实际效果与理论性能之间,存在着巨大的差距。

普京(资料图)上世纪 90 年代至 2008 年,中国是俄罗斯军工产品的主要采购方。苏 – 27 战机、苏 – 30 战机等装备的引进,不仅充实了中国军队的武器库,更让俄罗斯军工企业获得了关键的资金支撑,维系了其产业运转。那段时期,双方的军贸合作成为两国关系中重要的纽带,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局面。

在这场冲突中,伊朗的导航系统出了大问题——民用GPS信号突然中断,导致出租车司机迷失方向,物流系统瘫痪,甚至一些重要的医疗设施也面临药品断供的困境。更糟的是,这使得伊朗的核科学家也暴露无遗,成为以色列无人机的猎物。从这一系列事件中,我们不难看出,伊朗对于美国GPS的过度依赖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。

2011年,泰国军方看中了乌克兰的T-84M“堡垒”坦克,原本以为捡到了一个便宜。然而,这个“梦幻座驾”却在随后的交付中经历了一系列悲剧性的变故。按合同约定,49辆T-84M应该在2014年前交货,但由于乌克兰内部的动荡,最终直到2018年才得以交付。更让人失望的是,坦克的实战性能与外界宣传大相径庭,漏水、熄火,甚至号称“利刃”装甲的安装也粗制滥造,显然是用苏联老旧车体拼凑而成的“瓷娃娃”。

已加载全部内容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